第二,从产业空间看,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水平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产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据测算,整个大数据产业需要2000万人,而毕业生供给远远不够。
中国的消费互联网经过了20年的大发展,如今已经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在5G 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社会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之所以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是因为就业岗位更看重毕业的质量,而非毕业生的数量!
第三,从技能空间看,目前很多技能领域人才非常缺乏。比如,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等新技能人才紧缺,仅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现在就有500万人缺口。此外,家政等传统服务业领域也面临人才缺口。
去年,人社部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13个新职业信息。13个新职业分别是:
第四、从企业空间看,不同企业情况不一样。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一部分企业面临去库存、去产能,吸纳就业人数不多,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领域人才需求非常迫切。比如,今年教育部和中关村、深圳产业园曾共同举行专场招聘,中关村提供了13万个岗位,深圳提供了14万个岗位,但最终投递简历数量却小于岗位数量。
第五、从区域空间看,随着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国家大计的发布,京津冀一体化的远景可期,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对人才的政策也在逐年倾斜,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落户及就业。
第六、从创业空间看,目前国家鼓励“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十分有利。
人社部、教育部曾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通知》表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业培训,落实好支持创业的便利化措施,拓宽多元化资金支持渠道,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创业规模。
今年,“双创”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在多方政策的支持下,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学生需要早规划、早准备,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